許多人有「想要買保險,但該買什麼險種好呢?」的問題。以目前台灣壽險市場生態看,多數人對保險的初步認識來自各保險公司的壽險顧問,民眾是被動的。

       保德信人壽建議,購買保險前,不妨先作準備動作,冷靜分析、思考,再下決定。購買保險時常有盲點,許多情況是在發生事故後,才發現理賠金不足負擔風險。常見的盲點包括人情壓力、不清楚投保動機及個人需求、未了解保單內容及忽略個人經濟狀況,且有重儲蓄而輕保障的觀念。

       消費者必須打破投保迷思,才能讓保險效益發揮至最大。保德信人壽指出投保前,應注意事項:

       一、保險的首要目的是降低風險,而非儲蓄:國人「買保險兼儲蓄」的保險觀念,應有所轉變,不宜完全將保險視為投資理財的工具,而應回歸基本保障功能,讓保險成為一份可真正照顧家庭的工具。

       目前的暢銷保單以還本型及投資型保單為熱賣商品,顯示民眾購買保險重點並非保障,多是為了儲蓄或投資賺錢。

       二、不要因人情而加保:很多人因親朋好友壓力而購買保單。雖然人情保單並無不妥,但民眾應清楚自身及家庭所承受的風險及付款能力,並主動了解保單,避免簽下不符合需要的保單。

       三、釐清投保的動機及需求:許多人認為保險「有買就好」,未冷靜分析或思考買保險的動機及個人需求,買到了不適合自己的保單。

       四、詳細了解保單內容:常見的理賠糾紛,多是投保時未仔細閱讀保單條款所引發,簽具保單時,看到密密麻麻的保單條款,多省略跳過,未能了解保單及擁有那些保障,理賠發生後,才發現認知與保障內容有差距。

       五、評估經濟狀況:保費通常一繳就是15、20年,是長期支出,購買保險前要先考量本身的經濟狀況,過高的保費會造成經濟負擔,甚至造成保障中斷。保險觀念普及、投保率增加,大家都明白保險的好處,也認真投保,投保前釐清保險觀念盲點,保險才能發揮保障的真正意涵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rserk38 的頭像
    berserk38

    重返榮耀

    berserk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