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AM紓困 力晶自救償債 問題不大 |
|
|
||
|
||
|
||
經濟部昨(5)日強調,茂德必須自行籌措償還公司債的資金來源,經濟部將不予協助,力晶等本土DRAM廠強調,各廠都已積極處理短期內需償還的債務問題,避免類似茂德的狀況發生。 力晶表示,最近將到期的是6月一筆海外可轉債,額度約1.5億美元,力晶已開始準備償債,目前看來問題不大。 力晶指出,力晶已發起一系列的「自救計畫」,包括董事長黃崇仁不支薪、高階主管減薪兩成,同時實行無薪假,加上減產等,降低不必要的支出,目的就是要撙節成本,期藉自救方式,走出景氣谷底。 至於南科與華亞科今年也陸續有公司債到期,由於隸屬台塑集團,財務狀況相對穩定,是目前償債能力相對較佳的DRAM廠,不過南科與華亞科也已實施一系列包括減產等降低營運支出措施。 【2009/02/06 經濟日報】 |
經部:對茂德 政府不出1毛錢 |
|
|
||||
|
||||
|
||||
經濟部(5)日針對DRAM產業紓困進度,向行政院長劉兆玄提出報告,會中提出有關茂德2月14日到期的公司債,政府不會出任何1毛錢,但只要茂德能夠過得了2月14日這一關,即可納入力晶、爾必達整合的計畫中。 劉兆玄昨天再度聽取經濟部針對DRAM產業整合方案,政府透過國發基金入股技術母廠,再由技術母廠參與台系DRAM廠增資,仍被視為是可能作法。彭博更引述官員的說法指出,台灣政府正進行評估,不排除收購爾必達的股權,爾必達股價因此大漲10.49%。 相關官員說,目前政府的態度仍是「救產業,不救個別公司」,會中也討論日本政府對爾必達紓困的影響,經濟部長尹啟銘認為,即使日本政府對爾必達紓困,也只是短期措施,因為台灣是爾必達重要產能來源,爾必達未來仍需要長期與台灣密切合作才有發展。 官員指出,以台灣立場而言,希望爾必達與力晶以及茂德等公司合併,因此也不希望日本政府提供爾必達太多支援,降低爾必達跟台灣DRAM廠合併的意願,判斷日本政府也不可能給予爾必達太多財務支援。 尹啟銘強調,會中並未觸及國發基金入股DRAM廠的議題,劉揆也沒有做出新裁示。尹啟銘在會中表示,近期內將提出DRAM產業整併架構,由政府主導整併,邀請有意願整併企業加入,沒有意願者就讓其自行發展,但整併後保證不會成為國營事業。 官員分析,政府不宜介入茂德債務問題,主要是考量茂德ECB價格波動,政府一旦正式宣布要資助茂德,會壓縮談判空間,對茂德不是好事,因此在債權債務協商部分,經濟部堅持要茂德自己與銀行團談。 至於市場一度傳出我國可能投資日廠爾必達,相關官員表示,要解決台系DRAM的技術問題,一定要透過美光(Micron)或爾必達(Elpida),存在各種可能性,目前無法排除任何一家。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表示,由於整併架構尚未完全出爐,行政院暫時無法表示看法。 |
||||
DRAM紓困》茂德倒閉 列政府選項 |
|
|
||
|
||||||||
|
||||||||
|
||||||||
DRAM紓困整合隨著茂德2月14日110億元公司債即將到期更加明朗化,政府態度很明確,茂德過不過得了14日情人「劫」,要看國內銀行團能否增貸50億元。過關,整合計畫即可納入茂德;若茂德無法獲得台銀等債權銀行首肯,恐怕只有關廠一途。 依目前情況觀察,政府雖然沒有直接介入遊說銀行團,以聯貸銀行多屬台銀、合庫以及華銀等公股銀行為主的情況,若說沒有政府居間穿線的影子,也沒人會相信,只是話不能說太明,政府角色不能在個別廠商中太過凸顯,一位財經高層即直言:「政府一說幫茂德,原本只要還50億元,可能水漲船高到必須還110億元。」 因此,政府想救茂德,但救不救得起來,要看銀行團與茂德的協商結果,政府把茂德的債務協商定位為商業行為,若能讓茂德活過來,接下來茂德即可參與整合計畫中的大餅,與爾必達談判技術扎根台灣條件,或與力晶合併,都是可能選項,屆時國發基金的錢才能以拯救DRAM產業的名義挹注。 經濟部一開始宣示救DRAM的原則就是整合各廠提升競爭力、技術扎根台灣。行政院長劉兆玄過年前表示不救個案,已宣告2月14日第一階段救援計畫中,政府角色會降至最低,因此也不排除讓茂德倒閉的選項。 2月14日以後,若茂德可以順利過關,自然是經濟部各項整合計畫中的包裹廠商,以目前的情況研判,以爾必達與茂德或是力晶合併的可能性最高,美光當然可以參與競爭,但要看南科後續動作。
|